杨秀英校长讲授“匠心中国”课程

发布者:傅娟发布时间:2019-05-15浏览次数:959

    2018年12月27日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秀英教授为我校“匠心中国”课程班的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杨校长的报告以“传承工匠精神,适应祖国需求”为主题,先以“入学以来,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有规划?”这个问题开始。一位女同学说,她觉得计算机很酷,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名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学了一年之后却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该如何选择未来的工作。另一位男同学则说这个专业以后选工作很容易,学历要求也不高,自己也很喜欢这个专业。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同学们感受到未来的职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接着杨校长放一段视频《我在故宫修文物》,钟表维修师王津师傅团队对乾隆皇帝时期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等珍宝进行精心修复,在他们如魔法般的手中,这些百年钟表又得以重新转动并响起,让人领略到钟表修复技术的魅力。杨校长讲到,“工匠”在古代其实没有太多涵义,就是一般手工业者或技术工作者,只是到了现代才注入了精神的内涵,把它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其实,务实做好你所从事的工作,这就是工匠精神。
  杨校长用瑞士钟表匠面临着失业的危机,选择了创新,最后拯救了钟表行业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不要让自己太急躁,应该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挑战。讲课过程中,杨校长用我校两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激励同学们应当有效学习,从学姐学长的例子上去吸取经验,珍惜光阴刻苦学,知其所以然,学懂学深。同时要掌握社会技能,学习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生存的本领,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她着重指出,学历不重要,工人身份也不重要,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杨校长说发扬工匠精神,需要充满激情、勇于创新,所谓的工作激情本身就是靠自己在工作中去创造的,就是要秉持匠心,锐意创造,不断发现工作中的新天地,工匠精神是这个时代呼唤的精神,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我们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去报效祖国。
  整场报告持续了两个小时二十分钟,杨校长一直站着讲,还和学生进行了有趣的互动。同学们感到杨校长身上鲜明体现了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她对教师职业无限热爱,焕发着职业自信的一种坚守,她将工匠精神作为自己工作的原则和规范,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杨校长的报告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学生在匠心中国课程群里进行了热烈讨论,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杨校长的讲话,让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工匠精神,学会了做事时要有恒心、细心、虚心和耐心。”“通过此次报告,使我收获颇多,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多的了解,更让我懂得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只有踏实做事,坚持初心,才能修得匠心,做得匠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不去创新,那就永远都只是一个时代中微小的尘埃。我们应当去努力,去奋斗,才能够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国家拼搏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茌良计主持,马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160人聆听了这场报告。(作者:高洁 王艺婧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