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标准

发布者:林思雯发布时间:2017-06-12浏览次数:2028

教材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为 4学分、64课时)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学生
    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门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和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1-2 设计思路
    突出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功能,不仅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本课程为考试课,4学分,64课时;最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社会实践等内容。期末考试由课题组统一命题,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
    2 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本身的发展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和总结,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激发他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并自觉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2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4)坚定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立场。
   (5)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2、职业技能目标:
   (1)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3)能够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4)具有初步调查研究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相应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3-1 课程学时分配
一学期
教学时数课程内容(知识单元) 理论 实践1 实践2 小 计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6 2 2 1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 1 2 7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 1 2 6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   2 4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 2 2 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2 4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4 1 2 7
社会实践     28 28
二学期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6 2 2 10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 1 2 6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 2 2 9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1 2 7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2 4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   2 4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   2 4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2 4
社会实践     22 22
总 计(学时) 51 13 80 144

说明:实践1为课堂教学课时;
      实践2为课后教学课时。
    3-2 实践性教学内容及授课计划
实 践 内 容 实 践 形 式 课 时 备 注
熟悉教材,查阅资料 上网、阅读 20 每次新课前(课余时间)
结合每章内容 讨论提问 13 在理论教学中穿插进行(教学课时)
爱国主义教育 观看录像、参观等 8 根据教学情况安排播放 (课余时间)
改革开放成果展示 观看录像、参观等 12 业余时间分散安排(课余时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
建设等 社会实践调查 40 课堂布置,寒暑假进行 (课余时间)

 
    3-3 教学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教学重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科学发展观
    3、教学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进程,熟悉理论成果的内容、体系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教学要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教学重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掌握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自觉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意识。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教学要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教学重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3、教学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教学要点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教学重点
    (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过程,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掌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教学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及其意义,掌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要求,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培养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的自觉意识。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教学要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2、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依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依据、目标和基本要求
    3、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基本内容和贯彻措施,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教学要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2、教学重点
    (1) 改革的性质和取向
   (2)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
    (3) 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3、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把握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主要内容,澄清对改革开放的模糊认识,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教学要点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
    (2)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3) 分配制度改革
    (4)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3、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增强执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教学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2、教学重点
    (1) 民主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3、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熟悉民主的本质含义和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内容,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和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增强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教学要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教学重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教学要求
    了解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增强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教学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教学重点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3、教学要求
    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过程,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树立和谐观念,自觉拥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政策。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1、教学要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教学重点
    (1)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2) 新一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3、教学要求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明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正确认识解决台湾问题面临的形势 与对策。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教学要点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教学重点
    (1)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原则
    (3)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教学要求
    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明确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把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原则,理解如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教学要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教学重点
    (1)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3、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的构成,明确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掌握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正确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教学要点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教学重点
    (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3、教学要求
    明确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客观必要性,理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义与要求,熟悉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目标和要求,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任务、意义和要求,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树立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心。
    4、实践环节
各任课老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参照上面课时计划,自行安排实践环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概论》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及相关配套案例、教参。思政部正准备筹划编写相关的辅导教材。
    4.2教学建议
    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制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讲授;在教学场所上满足80人左右的中型教学班级的多媒体教室,实行多媒体教学,少数班级实行小班化教学;在教学形式方法上应采取案例式、讨论式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应聘任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任课。
    4.3教学评价
    本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考核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是否对国情、社情和民情有所了解,从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严格采用教育部指定教材。
     2、参考资料:
    (1)书籍:《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及相关教学资料;
    (2)视频资料:“走近毛泽东”、“小平,您好”、“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激浊扬清三十年”“西藏一年”等;
    (3)网络资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央视网、凤凰网等
    4.5其它说明
     无